盛夏時節,熱浪席卷大江南北。當人們紛紛尋找蔭涼避暑之時,卻有一群身影,頂著烈日,堅守在田野、井場與污染治理現場。他們,就是佛山市鐵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鐵人環保)奮戰在一線的項目團隊。極端高溫不僅考驗著自然環境,更嚴峻地挑戰著項目進度、設備運行與人員安全。然而,高溫阻擋不了鐵人環保人守護土地健康、服務農業生產的堅定步伐。鐵人環保各項目團隊科學部署、靈活調度、精準施策,以智慧與汗水,在酷暑中書寫著責任與擔當的篇章。這份“戰高溫”的群像,是鐵人精神在新時代生動的詮釋。讓我們將目光投向這些高溫下的堅守者,記錄他們如何迎戰“烤”驗,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守護每一寸土地的安全與希望。
廣東韶關技術服務團隊
泥濘中的科研攻堅
烈日炙烤粵北大地,韶關試驗田地表溫度突破40℃。鐵人環保技術服務團隊深一腳淺一腳跋涉在泥濘中,正為水稻小區試驗搶抓關鍵農時。
連日的暴雨曾讓試驗田淪為泥潭,無法筑埂分區。隨著高溫突至,團隊果斷調整策略:趁土壤暴曬后濕度下降,全員投入小區建設攻堅戰,一場與農時、與高溫的比賽在濕滑的土地上展開。
技術員何昊庭、謝明良和隊友們扛起沉甸甸的有機肥袋往田埂上搬。汗水如注,瞬間被泥土裹挾,衣服被汗水與泥漿浸透成深色“迷彩”。“高溫加速了土壤干燥,這反而幫了我們!”短暫的喘息間,汗珠淌過他們的笑容。
拉線、分區、采樣、搬運、撒肥環環相扣。這支團隊以科學分工對抗酷暑,在夏日高溫的炙烤下參與完成試驗小區的建設,為后續葉面肥噴施、效果驗證筑牢了科研基石。
廣西來賓農田項目團隊
與收割機賽跑,上演稻浪里的速度與激情
在廣西來賓某區七月的高溫田野中,金黃的稻浪翻滾如海,飽滿的稻穗低垂似笑彎了腰,向農民發出豐收的召喚。然而,鐵人環保項目負責人雷鵬輝卻無暇欣賞這片盛景——他正率領團隊與收割機賽跑,必須在兩天內完成3000畝水稻的采樣任務,搶占收割前的最后窗口期。
清晨6點,趁太陽還未完全“蘇醒”,他和5名技術人員兵分兩路、深入稻田:帶路、定點、拍照、測pH值、割樣、裝袋,每個步驟絲滑銜接,用時15—20分鐘就完成一個采樣點。鄰近田塊收割機的轟鳴聲如催征號角,團隊成員汗透衣背卻無人停歇,只默默加快動作。
烈日蒸烤下,他們鉆入蒸籠般的稻叢,累時席地田埂小憩,渴時補水降溫,持續運轉如精密機械。連續兩天高強度作業后,團隊齊心協力啃下80個采樣點這塊“硬骨頭”。任務收尾時,收割機已縱橫馳騁于項目點田間,稻香彌漫中,雷鵬輝望著滿載樣本的汽車露出了笑容。隊員們癱坐田埂,T恤結出鹽霜,手臂留下不少稻葉劃出的血痕,卻只余完成任務后的釋然。“哪顧得上熱?”張劍才直言是堅決完成任務的信念驅散疲憊。
采樣收官,鐵人環保團隊又奔赴新戰場,續寫田野攻堅篇章。
貴州遵義茶葉提質增產團隊
山巔上的精準護航
黔北茶山烈日灼人,鐵人環保茶葉提質增產團隊面臨雙重挑戰:陡峭的地形與持續的高溫——“溫度太高,直接影響噴施效果!必須搶時間!”
他們將作業策略拆解為“黎明突擊”+“暮影攻堅”黃金鏈。天光微熹,團隊已帶上無人機出發,趕在烈日發威前到達茶園進行精準噴施;熱浪消退的傍晚時分,便是噴施的好時機。操控員專注地指揮著無人機,如輕盈的精靈掠過層層疊疊的茶壟,精準噴施著葉面硅肥“噴噴富”。
當最后一抹夕陽為歸航的無人機鑲上金邊,隊員們的背脊早已汗漬斑駁。這支融合農藝知識與智能裝備的團隊,以科技為矛、以專業為盾,在茶山間展開一場場與高溫的韌性較量,保障了茶園的精準噴施,穩穩守住每一片茶葉的上乘品質與農戶沉甸甸的信任。
烈日下的堅守
是對初心的最好詮釋
戰高溫,不止于此
關于“土壤全科醫生”“作物營養師”
和“環保管家”的故事
將在下一期繼續書寫
……
鐵人環保
編輯丨 鐵人環保品牌工作組
作者丨 鐵人環保 吳嘉其、潘云飛/文
各部門綜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