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提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亦點題“制造業當家”優勢,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全國制造業大市,佛山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上旗幟鮮明提出“再造一個新佛山”的戰略愿景,緊扣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為制造業強市注入新動能。
什么是佛水新質生產力?如何加快培育水業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佛山水業集團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解讀——通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發展智慧新業態,不斷積蓄先進生產力。同時,堅持綠色發展底色,注重綠色能源的使用和服務的升級,實現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具體實踐中,佛山水業深刻把握國有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涵和意義,緊扣傳統產業綠色轉型、資源節約循環、綠色生態構建及綠色價值創造四大維度“落筆”,從水務、環保、農業三大領域入手“破題”,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探索出一條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形成可復制的綠色轉型“佛水樣本”。
全面擁抱“數智+”,推動水務全價值鏈綠色轉型
依托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佛山水業主動突破傳統水務的碎片化管理模式,攻堅水務運營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以“源-廠-網-端-站”全鏈條水務服務為支點,實現數字技術與傳統水務管理的交叉融合,形成“安全+智慧”的綠色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