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貴州省貴陽市傳來好消息!鐵人環保承擔的《一米粒的“鋅”“硒”望》項目獲評“貴州省土壤肥料工作優秀案例二等獎”,《應用“測土配方”技術 助力糧食單產提升》《蔬菜“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兩個項目分別獲得“貴州省土壤肥料工作優秀案例三等獎”,這表明鐵人環保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受到項目業主、貴州省土壤肥料學會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
在貴州省土壤肥料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4學術年會上,鐵人環保貴州辦事處負責人楊啟豪作為代表上臺領獎,他表示,鐵人環保充分發揮“環保+農業”交叉領域的技術優勢,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實際需求,在當地農業局等的牽頭和支持下,助力當地水稻、蔬菜等種植走出一條品牌化、差異化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鳳岡鋅硒稻米項目為例,經測產,實現品質和產量雙提升,聯動效益明顯,平均畝增產50-100斤,按每斤12元,畝增效不低于 600元,此外,還成功取得‘富硒’‘富鋅’雙認證,將進一步提升當地水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鳳岡縣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鐵人環保將繼續精研技術,優化服務,探索及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模式,為當地農產品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了科技動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悉,為推廣一線土壤肥料先進工作經驗,貴州省土壤肥料學會組織本次評選,經過推薦、會審等環節,選拔出“貴州省土壤肥料工作優秀案例”一二三等獎共31個和先進個人38名以及學會先進工作者2名,并在貴州省進行宣傳推廣。
鐵人環保楊啟豪(右一)作為代表上臺領獎
項目簡介
《一米粒的“鋅”“硒”望》項目
項目由鳳岡縣農業農村局牽頭,依托鐵人環保的核心技術,通過鋅硒配施技術集成應用,實現稻米鋅硒含量的精準調控,助力水稻提質、增產。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實踐積累,總結出高效的鋅硒特色農產品生產技術方法和路徑,探索農業科技創新的新模式,為未來在更廣泛地區的推廣奠定堅實的基礎,為鄉村振興帶來“鋅”“硒”望。
《應用“測土配方”技術 助力糧食單產提升》項目
項目由貴陽市白云區農業農村局牽頭,通過“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無人機施葉面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增加有機肥、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化肥施用量減少,減少肥料損失,有效降低化肥面源污染,增加水稻附加值,促進農作物穩健生長,提高農產品品質與質量安全,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蔬菜“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項目
項目由清鎮市農業農村局牽頭,以蔬菜作物高產穩產、提質增效為目標,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推廣為重點,在蔬菜上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達到節水減肥、提質增效、增產增收的目的。同時,施用有機肥替代化肥,蔬菜生育期較短,通過蔬菜的連作,充分發揮有機肥的后效作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區域,化肥施用量比常規施肥減少10%,從而實現蔬菜單產水平穩中有升、品質穩步提升。
編輯丨 鐵人環保品牌工作組
作者丨 鐵人環保 潘云飛 楊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