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廣東薯業全產業鏈合作大會”在廣州舉行,超過50家薯業相關企業參會,涉及農產品種苗、種植、農資、研發、機械裝備制造等領域。大會展現廣東在推動薯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最新實踐和相關成效,并匯聚產業各界力量,探討廣東薯業如何打造全鏈條、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格局。廣東省委農辦主任,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廣東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劉棕會出席大會并致辭。
在廣東薯業項目簽約環節,佛山市鐵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鐵人環保)與廣東廣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廣墾農發)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就發展富硒甘薯及土壤修復項目進行深度合作。
雙方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依托雙方資源及技術優勢,加強資源共享、優勢疊加,共同為廣大農民拓寬增收致富渠道,提升農產品市場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共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立地區特色農產品品牌、助力鄉村振興作出更多積極貢獻。
據鐵人環保副總經理吳展鵬介紹,經過3年多的探索實踐,鐵人環保納米富硒硅肥系列產品已在多個省份及多種作物上取得優秀的增產、提質、富硒效果。以“米袋子”為例,鐵人環保奔赴三千公里外的黑龍江省五常市為五常大米進行技術賦能,成功在黑土地上種出了富硒大米,同時實現了五常大米的提質增產;以“茶罐子”為例,鐵人環保已在廣東英德、云南普洱、貴州貴陽等多個地區實開展富硒紅茶、普洱茶、綠茶等茶葉提質增產項目,通過使用納米富硒硅肥等綠色有機技術,賦能茶樹,達到增產提質富硒的效果,且茶湯口感更醇厚,茶香更濃,久泡回甘。
“甘薯是糧食安全儲備作物,也是鄉村振興優勢作物,希望廣墾農發和鐵人環保的強強聯合,能在廣東的土地上種出更多有優質的富硒甘薯,同時能為土壤修復做出更多積極貢獻?!眳钦郭i說。
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甘薯種植面積穩定6000萬畝左右,總產1億噸,約占世界60%。在廣東,甘薯是水稻之外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對保障糧食安全、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食物要求和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推動薯業高質量發展,《廣東甘薯產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6年)》等政策相繼出臺,制定了擴大甘薯種植面積、加強健康種薯種苗繁育推廣和品種選育等“薯六條”。廣東提出到2026年,打造全國鮮食甘薯交易市場“標桿”,構建廣東甘薯賣全國、賣全球的流通格局,形成甘薯品種、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各環節整體協同共促的良性發展格局,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