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專家在佛山禪城對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下稱:廣東土壤所)主持的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重金屬污染農田安全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進行了結題驗收。
廣東土壤所黨委書記、教授級高工曾曉舵,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項目管理部部長王榮順,項目咨詢專家組、項目負責人及骨干成員等領導、專家參加了本次結題驗收會。
本項目聯合中山大學、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佛山市鐵人環??萍加邢薰荆ㄏ路Q:鐵人環保)、廣州市金龍峰環保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共同研發,主要解決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原理、技術、產業脫節的問題,形成產品—標準—行業許可的完整產業鏈,開展具有大規模應用價值的土壤重金屬鈍化、生理阻隔、移除等綠色安全高效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與應用。專家組在聽取項目組負責人劉同旭的工作及項目實施及完成情況匯報后,肯定了項目組技術方案、新產品開發與產業化、技術推廣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經質詢、交流與討論后,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本項目自2019年啟動以來,以紅壤農田關鍵要素循環耦合重金屬形態轉化的生物地球化學機制為核心科學問題,開展5個子課題的研究,研發了重金屬遷移轉化定向調控關鍵技術,在污染阻控原理、新技術研發及其工程化應用等形成了完整的創新鏈,構建了華南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的技術體系。
一是理論創新
闡明農田土壤-農作物體系重(類)金屬遷移轉化過程與定向調控機制新原理,提出安全利用技術方案3套,發表SCI論文44篇;
二是技術創新
完成農田土壤重金屬去除、鈍化、生理阻隔新技術研發,研制葉面硅肥等新產品6種,獲產品登記證2個,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件、授權8件,新增年產1000噸重金屬鈍化調理劑產品生產線和年產2000噸土壤污染治理葉面阻隔劑產品生產線各1條,建立綜合性示范工程23個,服務企業13家次,在廣東省實施面積近50萬畝;
三是標準和應用創新
建立和評估污染農田安全生產示范與應用技術體系,牽頭完成9項地方標準并頒布。
本項目有效引領我國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的單項技術及組合技術發展,為我國實施“土十條”“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障農產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曾曉舵在講話中表示,感謝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環境研究所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給予的大力支持,每一次課題的結題驗收,廣東省土壤所都視為是里程碑、加油站。今后,希望在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廣東土壤所將以項目搭建的平臺為起點,繼續與各位專家、同行一起,為廣東省高質量發展、污染防治攻堅、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等做出科技界應有的創新和貢獻。
據悉,鐵人環保參與了本項目的3個子課題的研發,在生理阻隔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鐵人環保依托廣東土壤所強大的技術支撐,將繼續加速產品更新迭代和新型產品研發,不斷豐富核心技術產品的應用場景,推進技術產品產業化,為土壤治理和農作物提質增產防污染做出更大更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