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草木蔥蘢,8月4日上午,由佛山市鐵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鐵人環保)主持、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下稱:廣東土壤所)參與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紅壤區中低產稻田障礙因子解析及定向培肥關鍵技術”啟動會在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鐵人環保總部召開。
會議由廣東土壤所李芳柏所長主持。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專員候仁杰、廣東省科技廳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區域發展部副部長孫娟、廣東省科學院科研管理部主任董軍、佛山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獸醫師駱炳堅、廣東土壤所科研管理部部長潘蘇紅、佛山市水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歐志堅、鐵人環保董事長葉挺進、項目咨詢專家組、項目負責人及骨干成員等領導、專家參加了啟動會。
參會領導候仁杰、孫娟等講話
會上,項目負責人廣東土壤所研究員崔江虎從項目背景與意義、實施方案與進度、課題目標與指標、研究基礎與保障四個方面進行了匯報,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三個課題的實施方案和工作推進計劃。評審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并對本項目進行指導和點評,認為這將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項優質案例,希望能盡快看到本項目的積極成果。
項目負責人及各課題負責人進行匯報
據了解,中低產田是指土壤環境因素不良或土體內存在一種或幾種障礙因子,影響了土壤生產力發揮,從而導致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定的一類耕地土壤。作為中低產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南方中低產稻田分布廣、面積大,土壤障礙因素類型多,制約著我國水稻產量的供需平衡,并隨著土壤酸化等不利因素的加劇而快速退化。因此,中低產田的改造是提高土地生產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糧食穩產增產的重要途徑。
為破解中低產田的地力提升難題,尤其是針對南方中低產稻田關鍵障礙因子和關鍵控制因素的尚不明確,難以實現高效可持續的土壤改良和治理這個技術“痛點”,鐵人環保、廣東土壤所承擔了上述“紅壤區中低產稻田障礙因子解析及定向培肥關鍵技術”項目,抓住技術創新、材料創制和應用突破三個關鍵,闡明中低產稻田關鍵障礙因子及關鍵控制因素、設計一體化調控環境功能材料、構建紅壤區中低產田障礙因子消減協同地力提升定向培肥技術體系,為中低產田產能提升與生態服務協同機制及生境定向設計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鐵人環保作為國務院科改示范企業、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將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要指示,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與廣東土壤所攜手深入推進科技研發,按時保質完成好本項目,以“硬核”的科技支撐提升中低產稻田地力和產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打贏耕地質量提升和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鐵人力量。